湖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Green Phoenix Metaverse Cultural Heritage Think Tank

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发表时间:2023-07-20 17:46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昆曲产生、兴盛于江苏省苏州昆山一带。苏州以园林闻名,而昆曲被誉为活着的园林。它是带有江南地域性格的曲艺文化——婉转轻柔、精致典雅、清丽悠远,是彼时的东方歌剧。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鉴定十九项,中国的昆曲被列为十九项之首。任何有悠长历史的民族都有自己集大成的代表艺术,这种艺术非一人、一个时代的创造,而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沉淀。有“百戏之母”之称的昆曲,影响了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戏剧。谈及昆曲,不得不提的就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它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的一座巍巍高峰。

如何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得到更好的保护?如何让中国传统美学,在浮躁的社会里沉淀铺展?



图1: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现代科技有着另一种“沉浸式”方法,不仅能让昆曲“年轻化”,还可以切切实实的让观众“身临其境”。说到这儿,大家也都该明白了。没错,那就是VR。
VR(Virtual Reality),是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手段,是近年来最受年轻互联网用户青睐的前沿技术之一。当古老的一唱三叹的昆曲遇上新潮千变万化的VR,二者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了首部VR纪录片。昆剧小生张军,享誉海内外的资深传承人,将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穿越对话。网友将透过VR“亲临”江南水榭楼台,看姹紫嫣红开遍,听悲欢离合如烟。纪录片根据昆曲《牡丹亭》选段《江儿水》改编演绎。新时代昆曲艺术传承人在继承昆曲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身段优美等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将书法艺术的流畅奔放、园林艺术的自然雅致、美术设计的视觉创新等众多领域的艺术之美融入传统昆曲之中,令今天的昆曲博采众家之长,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这部VR纪录片将带给大家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景观赏体验,假如你身边正好有VR眼镜,其体验更将玄妙难忘。



图2: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昆曲这项古老的艺术,活在江南河畔,被称为“百戏之祖”的它,距今已有600多岁。没想到,动用了VR之后,年迈的昆曲也可以焕发出年轻的姿态。据小编近日得到的消息,中央广播电视台拍摄并上线了一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记载下了昆曲雅致的前世今生。



图3: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为了能更好的传承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台没少费心思。VR纪录片根据《牡丹亭》选段《江水儿》改编演绎,透过该纪录片,观众可以“亲临”江南的水榭楼台,看姹紫嫣红开遍,听悲欢离合如烟。此外,片中还节选了一段昆曲舞台,由新生代昆曲艺术传承人张军演绎。

纪录片不仅展现了昆曲的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身段优美,还糅合了书法艺术的流畅奔放、园林的自然景致、艺术的视觉设计等众多领域之美,让昆曲提取了众家之长,在传承古老文化的同时,也重新焕发出了别样的魅力。



图4:世界非遗昆曲首部VR纪录片《昆曲涅槃》


《昆曲涅槃》是中国首部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拍摄的VR纪录片,能让大家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穿越对话。在未来,VR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焕发出全新光彩。

本文源自:央视新闻、VRPinea